隱士觀天 :    笑看蒼生多匆忙    雙獅陪側夢一場

                               遊完西湖趕靈隱    何忘武穆在身旁

                               精忠英魂千秋祭    名湖清香百世享

                               但求英靈今猶在    佑我凡夫免迷惘

 

 

              ( 岳武穆廟立於西湖邊 , 我們兩年前的旅遊竟過門而不入 !)


 

                                          作家與畫家的身後事

 

 

         自古以來 , 大部份的文章 , 在作者歿後都不大值錢 , 很少的作品 ,

者在生前成為暢銷書 , 死後還能成為暢銷書 , 最多是讓書商在作者死後當

時撈一筆外 , 那些書很快就被人遺忘 , 遑論作者的聲名 ! 更何論其作品的

價值 !

 

      作畫就不同 , 在生前已成名的畫家更不得了 , 死後的作品價值更水漲

船高 , 漲個幾萬倍都有可能 ! 連一百多年前的梵谷 , 一生中只賣出一幅畫--

「紅色葡萄園」, 且因精神有點異常而被視為瘋子 , 最後因貧困及情緒不穩 ,

於一八九0七月廿七日 , 從寓所走到附近他所喜愛作畫的麥田中 , 舉槍自

盡而逝世於翌日之夜 !

 

        然辭世後却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畫家 ! 佳譽接踵而來 , 於一九五三年的

百年誕辰 , 全世界還為他舉辦百年誔辰紀念展

 

        據論者稱他跳脫了當時正流行的畫風--十九世紀末的印象派 , 「因為

秀拉( 法國著名的印象畫家 ) 用科學繪畫 , 梵谷卻用全部的感情、全部的

生命灌注在他的畫裏。」「印象派和諧的畫風到了梵谷筆下 , 就像火山爆

發般的充滿了激情與力量。」( 採用自張榜奎先生所著「帶這本書去歐洲」

)

 

        去年中有幸重遊倫敦 , 在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y )曾親睹他正被

展覽的三幅名畫 , 包括甚受好評的「太陽花」( Sunny Flowers ) , 也就是我

們所稱的向日( 在以前的「再見倫敦」中有較詳細的記載 )

 

      梵谷死後能獲殊榮 , 也可安慰他的在天之靈 , 雖然他在這繁華又寡

情的世界裏 , 只流連了短短的卅七載 !

 

      而稍早的印象派大師莫內 , 出生於巴黎 , 在一八七四年展出的

「日出、印象」時 , 更被譏為 :

 

      「哈 !  印象 ! 我早就料到了 ! 這裡面有點印象 ! 」

 

       另外的評論更粗暴說 :

 

     「這類畫家是一群根本不會畫圖的騙子 , 就像瘋子拿了泥巴往人家

臉上抹 , 還敢向人要兩百塊。」

 

      但莫內幸運多了 , 他不但生前享受尊榮 , 自己還在法國的北方 , 建

造了一座頗有日本風味的「莫內花園」, 活到廿世記 , 享年八十六 ( 同

樣採自張先生之書」。

 

     更慶幸的是 , 在他的有生之年 , 還有機會看到很多「野獸派」與

「立體派」的「騙子」與「瘋子」!  

 

     文學家就沒有畫家這麼幸運 , 在生前沒有成名的作家 , 死後更不用

說會留 , 就是已非常成名的作家 , 辭世後也會漸漸的失去往昔的光彩

 

        就以日本廿世紀的大文豪 , 川端康成及三島由紀夫來說 , 在一九六

八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當時兩人的得獎機率是不分上下而很難取捨 。

 

        後來評審當局認為三島由紀夫還年輕( 約四十歲出頭 ) , 未來還是有

很大的獲獎機會 , 而川端康成己六十幾歲 , 且是三島由紀夫的師長輩份

( 好像是由川端康成引進文壇 ) , 所以最後決定頒給川端康成 , 可見三島

由紀夫在文學上的成 , 並不遜於川端康成。

 

        幾年後三島由紀夫因日本自衛隊事件而自殺 , 他也損失這國際性與

歴史性的殊榮 ; 殁後不久 , 雖然他的以往成名作品也大賣一陣子 , 但我想

隨著歲月的流 , 他生前的聲名將無法比得上川端康成 。

 

       因川端康成生前有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持 , 百年後在歴史上還是有其

國際地 , 而三島由紀夫就不同了 , 真令人婉惜 ! 雖然他生前 , 其作品有

十三種文字全世界發行 ! ( 最近有一位日本最成名的作家 , 其作品有十七

種文字發行於全世 ! )

 

      上面是以文學家與畫家的身後聲名與作品的價值來談 , 但如辭世後

其作品對後人的影響來說 , 我想文學家還是略勝一籌文章是作者思想的

表達 , 是他所學及其經歴的結晶 , 也是歴史的見證如果是廣受歡迎的作

, 或則學問渊博與人格高尚的作者 , 其影響所及是無遠弗屆 !

 

        就像胡適博士與林語堂博士 , 雖然已是前世紀的古人 , 但他們的學問

與做人的風範 , 處處表現在他們的文章中 。

 

        如今他們所留下來的大作 , 在書局裏已是少見 , 但對我們這一輩的人 ,

忘掉他們也難 ! 他們對我們後代子孫的影響也是一樣 , 因為我們的子孫

們 , 還是流著他們祖父輩的血液 , 還是遺傳著袓父輩的頭腦與智慧啊 !

 

      「文章千古事」, 良非虛言 !名利百年身」, 亦可信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