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96

 

巴菲特說的七段話,簡短精辟 !

 
 1 . 做你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
      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叫改變
      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2 . 如果你向神求助
      說明你相信神的能力
      如果神沒有幫助你
      說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3 .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並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
      而是我們懂得了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4 . 當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
      你要感恩她,
      他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也許你會因此而改變和蛻變 

 5 . 當沒有人逼迫你
      請自己逼迫自己
      因為真正的改變是~
      自己想改變

 6 . 蛻變的過程是很痛苦的
      但每一次的蛻變都會有成長的驚喜

 7 . 巴菲特在美國一所大學舉行演講
      一個學生問:

      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
      他沒有談到財富,而是說: 

      其實,你們到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
      就會發現,

      衡量自己成功的標準 就是~
      有多少人在真正關心你、愛你。

 

095


他說出了人生的一個秘密: 

幸福的關鍵是~我們越早明白這四個道理越好

 

【1】
 
當人到30好幾的時候,
身體健康,略有積蓄,
 已婚,配偶體貼,
 
孩子聽話,父母無大礙,
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
 
不必成名,也不必發財,
不必老要看人眼色行事,
做想做的那個自己,

 
這就是「成功」!

 

【2】

因癌辭世的復旦大學教授于娟,在生前日記寫道: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

您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
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買房買車的需求,
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
好好陪陪你的孩子,

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蝸居也温暖!



【3】

假如有一天你病倒了或者猝死了,你服務的單位會第一時間找到人替代你,
一切照常運作,

你没想像得那麼重要!

而你的父母、家人、愛人 
孩子的天會塌下來,
你對於他們是最重要的。
適度工作,多陪家人,

愛惜自己!



【4】

什麼是幸福?


家裡没病人,牢裡没親人
外邊没仇人,圈裡没小人

身邊没壞人,辦事有熟人,
談笑有哲人,聚會有高人!
 
當您看完時,
是不是感觸很深?
請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


是否活在充滿愛的環境裡,好的文章與我愛的與愛我的分享.  

 

103

 

攝於莫斯科城外約二百公里的 " 木造鄉村博物館 " ( 2010 年 )

 

" 木造鄉村博物館 "

 

104

 

088

 

055

 

102

 

周圍景觀

 

067

 

062

 

068

 

063

 

046

 

042

 

 

 

 

HBO「成為華倫巴菲特」紀錄片教投資人的4件事

 

Yahoo奇摩理財

 

作者:歐斯麥

HBO在一月底推出名為「成為華倫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t)的紀錄片,內容雖然沒有〈雪球〉一書那樣來得鉅細靡遺,但也涵蓋了幾個重要時期,不只是只有投資,更多的是人生的道理,裡面也提到幾個他人生最重要的重點跟轉折,沒時間看書的朋友,建議可以花個一個半小時看一下,雖然我們無法變成華倫巴菲特(因為巴菲特只有一個),但這一個半小時會讓你對人生及投資多一些思考。

身心靈安康,值得一生追求

影片中提到的第一個重點,其實是身體跟頭腦,巴菲特用車子做比喻,如果你一生只能夠擁有一台車,你會如何保養他呢?保持身體健康、心智健康及充滿智慧才是你一輩子需要持續盡力追求的,這也是為什麼他跟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都是持續地閱讀,以及不斷地嚴厲檢討自己的過去跟過錯,只有誠實的面對自己,用確實的數字管理,才能讓人不要重蹈覆轍,在波克夏的辦公室裡,你會看到1929經濟大蕭條的當年報紙被裱框保留在走廊上,用來提醒他自己感受經濟波動的氛圍。

影響他人生最重要的第一個人,是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教他,不需要太在意別人在想什麼,只要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對自己有益處即可,而第二個人則是他的前妻,教他如何與人相處為善,也教他如何去愛,使得他原本的右傾思想慢慢轉為左派,在他前妻過世後不久,他決定將他的財富九成以上捐出做慈善,讓錢能有更好的發揮,讓世界變得更好更有意義。

簡單才是最難

第二,保持簡單。從小他就對賺錢有興趣,也明白複利的威力,他的投資原則師承葛拉漢,名為價值投資,但在他遇到查理孟格後,他更看重企業未來的潛力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護城河(moat)。

巴菲特自己訂下的投資兩大原則,原則一是不要賠錢,原則二則是,不要忘記原則一,也就是不強調短期的預測股價,而著眼於企業的競爭力及發展潛力。因為他知道,股市有讓人頻繁進行操作的誘惑,僅僅是因為它們太容易改變,信心堅定的確不容易。

堅定信念的程度來自於你對企業商業模式的了解多寡,這也是為什麼我除了看投資的書籍之外,也喜歡看一些歷史、金融史、企業史等,可以了解什麼樣的商品跟商業模式是比較能夠歷久不衰的。

找到自己投資的甜蜜點

對巴菲特來說,投資就像等待擊球,只要坐在那裡觀察,等待那顆出現在甜蜜點的球。你的最佳擊球點就是能力圈,找到你的能力圈,然後待在能力圈裡面,明確明白自己在哪裡有優勢非常重要,而我們也能藉由讀書及與專業人士的交流來擴大自己的能力圈,除了能擴大自己的視野,也能讓自己可以選擇的投資項目變得更廣。

另外,保持簡單也是他得以可以持續60年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祕訣。我們都得明白,你喜歡你的工作嗎?就像任何一個領域的佼佼者一樣,都是需要靠不斷的練習與經驗加乘才得以成就一個真正的專家跟贏家,如果你做投資只是因為想多賺一點點錢,而不是覺得這件事很有趣,那你又如何能真正的把投資這件事做得好呢?

專注,專注,再專注!

再來,他強調的是專注(Focus),影片中,比爾蓋茲跟巴菲特都不約而同地認為,讓它們能夠如此持續增長財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都很專注,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就會非常熱衷、迫切地想要知道事物的一切。

他們兩個都是相當聰明的人,也都是閱讀相當廣泛之人,專注可以讓他們短時間內就習得感興趣事物的運作方式,所以蓋茲創建了微軟帝國、巴菲特建立了波克夏航母。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巴菲特的波克夏雖然相當龐大,但其實主要的投資都是相當集中,還是不脫離他的能力圈範圍內,而我們雖然沒有他們那麼聰明,但是我想勤能補拙,就多花點時間學習專注吧!

最後,對於他的感情生活,其實影片中並沒有多加著墨,他本人也不願意講,而他的前妻則是提到,像他這樣的奇才多半都是孤獨的,或許他無法用理性去分析愛的成分是甚麼吧!這部分在「雪球」書中著墨較多,而投資的那些歷程與經歷也是在書裡更為詳細,但無損這部紀錄片的價值,若如果你想更了解他,不論是人生或投資,我還是建議你,有空去把「雪球」跟巴菲特歷年寫給股東的信拿出來研讀,智慧,就都在裡面了。

 

( 3 / 3 / 2017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方客 的頭像
    南方客

    (雪梨隨筆el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