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
四姊妹 不 五姊妹
阿里山神木車站
阿里山神木
三千多年的紅檜
1956年6月7日清晨,阿里山神木遭到雷擊而逐漸枯萎
於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歷史
" 阿里山神木 " 頌
神木爺爺 來到阿里山 已落地生根了三千年
如今靜悄悄的躺在他的原鄉
供後人思念
那是漫長的歲月
那是無止境地蒼涼
風吹雨打 日曬雨淋 地凍天寒
數不盡的日出日落
數不清的白雲蒼狗
春去秋來 物換星移 長夜漫漫
忘了多久以前 幾聲巨響 驚醒了他的悠閒
一連串長形的怪物 隆隆的出現
引來了大批陌生人群的驚艷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周圍的家人 日夜不停的失聯
原來被帶往那有去無返 遙遠的天邊
現在家人遠離夢魘 親朋同歡
外來的朋友絡繹不絕 尋幽訪勝 笑聲不斷
望日出 觀雲海 賞晚霞 徘徊在瑤池般的姊妹潭
阿里山詩路
沼平公園原為挖木聚落 ,
遠眺鄒族聖山 - 塔山 ,
坐擁山嵐 . 雲海 . 霞光之勝 ,
......
- 林務局之詩路碑文 ( 2013 )
高山青
山月
凝却的珠露
阿里山神木
遠眺塔山 ( 左上角 )
吾生有幸
得訪三地的台灣 " 詩路 "
八卦山之 " 八卦山詩路 "
台南鹽水之 " 台灣詩路 "
阿里山之 " 阿里山詩路 "
人生有涯 詩路無涯
( 八卦山的 " 文學步道 " 其實也是 " 詩路 " )
三代木
第一代吃苦
第二代吃補
第三代 ... 脫胎換骨
阿里山香林神木
兩千三百歲
悠悠然
不知老年為何物
千歲檜
兩千歲
忘了曾稱萬歲檜
忘了是否曾當萬歲爺
棧道旁的神木們
在巨木群中帶領風騷
令詩人雅客
恨胸中詞少
阿里山賓館
阿里山賓館
舊館前的百年櫻花樹
百年來
多少巨賈顯要名人雅士
在此賓館臥室的窗前
嘆賞當年燦爛嫵媚的櫻花
往者已矣
徒留佳麗伴晨昏
歷史招牌
" 阿里山賓館 " 的歷史招牌
還有無數斑駁的歷史青苔
歲月悠悠 歷盡滄桑
不知不覺的
改朝換代
清秀佳人
在櫻花樹前
談笑風生
鶯聲滿禪林
阿里山的廣場
不見貌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
少了輕歌曼舞的倩影
缺了激昂讚嘆的場景
未知何時餘音可繞樑
濃濃的山嵐
籠罩著阿里山車站
瑤池仙女
凌波曼步 悠遊人間
威武的大塔山
鄒族的聖山
與天同壽
笑傲蒼天
姊妹潭 阿里山 6 / 2016
( 附 ) : 阿里山的姑娘在雪梨
高山青舞曲
新春觀舞感懷
王太太 , 我們平常都是這樣稱呼她 。
因為她的先生長我兩歲 , 故有時我也稱呼她為王大嫂 。
我們相識已超過二十三年 ! 在雪梨 , 她全家比我們早兩個月到達 。
王太太自小習舞 , 和當年的曹金鈴 , 同時優游於舞蹈界 。
結婚後相夫教子 , 而後全家移民來雪梨 。
王先生的紅酒在僑界無人不知 , 釀酒技術得自父傳 。
尊翁早期服務於公賣局 , 可說家學淵源 。
釀酒只是他的閒時嗜好 。
香醇的口感 , 飲過者皆讚不絕口 !
王太太在台灣的僑界 , 也是無人不曉 。
舉凡僑界的慶祝活動 , 都有她率團表演的身影 !
前些年 , 她也在好幾個澳洲小學教舞 !
今天大年初一 , 在雪梨市中心的世界廣場率團表演 。
一舉手 , 一投足 , 皆是勁與美的結合 !
那麼的自然、輕巧、柔美 !
那麼甜美的笑容、那麼輕盈的腳步、那麼嫻熟的舞姿 !
已經讓她拾回年輕時的倩影 !
王太太讓我們在這新春佳節 , 在這數千里外的異鄉 !
享此美妙的家鄉舞曲 , 真是令人感念 !
但願年年的今天 , 都有機會在這世界廣場 , 欣賞她的舞藝 。
觀賞這首代表台灣精神的舞曲 < 高山青 > !
甚至二十年後 !
( 轉載自 " 雪梨雜記 "
之 " 阿里山的姑娘在雪梨 " 14 / 2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