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70906

 

 

舊金山的嘻皮區

已不復見    上世紀中葉的盛況

撫今追昔    令人有無限的惘然

 

 

P1270891

 

下面這一幅有點眼熟

因為我們年輕時

就已在當年的報章裡出現過           

 

P1270872

 

1967

 

P1270843

 

P1270844

 

P1270847

 

P1270845

 

P1270831

 

P1270838

 

P1270836

 

P1270825

 

P1270820

 

 

P1270870

 

P1270857

 

P1270858

 

P1270819

 

P1270865

 

 

P1270850

 

P1270854

 

P1270874

 

P1270878

 

P1270883

 

 

 

P1270879 (2)

 

P1270884

 

P1270875

 

1968

 

P1270885

 

P1270893

 

 

P1270908

 

P1270898

 

P1270877

 

P1270904

 

P1270897

 

P1270914

 

P1270912

 

舊金山嘻皮區  ( Haight Ashbury )    2017

 

煙花易冷    笛子

 

 

 

舊金山當代美術館

 

P1260833

 

P1260837

 

P1260852

 

P1260854

 

P1260859

 

P1260860

 

P1260861

 

P1260874

 

                  P1260873

 

P1260877

 

您看得懂嗎 ? !

 

P1260880

 

P1260881

 

P1260898

 

P1260843

 

P1260845

 

P1260893

 

P1260863

 

P1260858

 

您認識他 ( 她 ) 們嗎 !

 

P1260869

 

P1260867

 

P1260862

 

P1260895

 

P1260887

 

P1260836

 

 

參觀了舊金山的當代美術館後

讓我想起多年前在倫敦欣賞的 ...

 

泰德當代美術館 < Tate Modern >


 

      這座巨形的現代美術館,由一座舊的發電廠改建而成,其粗獷的外

形也頗符合「現代」這兩字。這美術館位於泰晤士河的南岸,與聖保羅

大教堂遙遙相對,由新建的千禧年步橋< Millennium Bridge >與對岸相通

,具有八十八座寬敞明亮的展覽廳,陳列收藏自全球的當代藝術品,為

廿世紀傑出藝術家之作。

 

      ......

 

      但現代的畫作,就不是那麼容易欣賞出來,是景非景,是物非物,

是人非人,真到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達到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也惟有如此方能領悟這些現代畫的真諦!

 

      自廿世紀初以來,新創的野獸派、立體派、抽象派等等好幾種派別

,如果在一百多年前,很多這樣作畫的人可能會被當成瘋子,就像當年

梵谷的遭遇,視其作品為塗鴨!但今天很多這樣讓人難懂的作品,已被

認為是傑出的藝術品,而被放在收藏無價珍品的藝術殿堂,這世界變化

也真大!

 

      泰德當代美術館就是收藏了很多這種作品,而且不只展出的這些,

因為展出作品的更換特別頻繁,但我想這些作品還是須要一些時間的考

驗,至少也要百年吧!

 

      這次我很有幸的欣賞了大師畢卡索的兩幅大作,以他的盛名及功力

,我想這兩幅畫應該已是無價的珍品。

 

    第一幅的標題是「山羊頭顱、酒瓶與蠟燭」< Goat's skullBottle and

Candle >,畫於一九五二年,解說中說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因為山

羊的頭顱和蠟燭是代表死亡後的殘留,他是以幾何圖形畫成有立體感的

畫作,畢卡索也是屬於立體派的畫家,以外行的我,留意一下也就稍懂

了這巨作的含義,畫中又有一支酒瓶,我覺得好像是象徵著死亡後滄涼

的意味。

 

      另一幅題為「哭泣的女人」< Weeping woman >,作於一九三七年,

解說是言畫於西班牙內戰期間,也是以幾何圖形畫出,有立體感的一位

很悲傷的老婦人在哭泣,可能是在內戰中遭逢家變的寫照,一幅很令人

感傷的畫面。畢卡索本是西班牙裔的法國籍畫家,對自己故鄉的悲境,

應該有更深的感受。

 

      另外在畢加索的大作旁,看到一幅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此人的畫

作能與大師同列,應該也是大師級的畫家,其名為Francis Picabia

<1879-1953 >,也是法國人,雖然早畢卡索出生只有兩年,但卻比畢卡索

早走了十八年,當然畢卡索是很長壽的,他享年九十二歲。我曾注意到很

多畫家都是長壽的,雖然梵谷和高更合起來也只有畢卡索的歲數。

 

      這幅畫的題名為「醫生」< Doctor >,為半身像,也許是職業的關係

,我對這一幅畫特別感興趣。

 

      他是以醫生的聽筒為主題,以同樣大小的三個圓圈,代表一個接觸

病人及兩個插入醫生兩邊耳朵三個接觸點,接觸病人的那個圓圈在上,

下面畫著一條短線,然後接一條兩邊等長的橫線,這橫線的兩端各畫一

垂直長線,再各畫一個圓圈在此線端,這兩圓圈即成為接醫生耳朵的插頭

,三個圓圈一樣大,這就代表了醫生的聽筒,成為倒掛又滑稽的聽筒。臉

部的雙眼各以一具如此的聽筒來展示,而上半身則掛滿了同模樣的聽筒。

 

      這個醫生的畫面,使人覺得有痴呆 、 迷糊與空洞的感覺,可能是

在暗示什麼?是嘲笑呢?或是其他意思?但我想應該不是對醫生的讚美吧!

 

( 原載 "  再見倫敦 "    2006 年   可惜不能拍攝    到倫敦不訪一覽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