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對談  張榮發 : 錢應流轉  不能佔有


 

                          遺產全部捐作公益

 

  • 2010-06-29
  • 中國時報
  • 【專訪籌備:謝錦芳、高有智、何榮幸,執筆:高有智】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錢財是在天下流轉的,非個人所能佔有,未來他將把遺產捐給基金會。(陳信翰攝)

 

 

   長榮航空二十周年前夕,八十四歲的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接受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美玉率領採訪團隊(與作家小野)專訪。

       張榮發雖然擁有數百億身價,名列《富比世》全球億萬富豪榜,但他引用日本諺語強調,「金錢是在天下流轉的,非個人所能佔有。」

       他若死後,將把剩下財產全部捐給慈善基金會,從事社會公益。

    張榮發的辦公室裡,牆上電視螢幕顯示長榮的全球船隊與班機移動路線與位置,展現長榮集團布局全球版圖的氣勢。

 

企業傳承  主張傳賢不必傳子  

     

  事業成功之後,張榮發相當關注慈善工作與社會責任。

       對於企業傳承,他主張傳賢不必刻意傳子,「不會勉強孩子繼承父業,如果子女對公司經營沒有興趣,讓他們單純擔任股東就好。經營管理可以交由優秀專業經理人。」

  針對巴菲特與比爾.蓋茲呼籲全球富豪捐出半數以上財產,張榮發 相當認同並支持這樣的精神。

       他說,「留太多財產給子孫爭吵,很不好。」

       「我沒有把財富看得那樣重,每個人一輩子能花的,其實有限,能作善事救人,我就很高興。」

  張榮發在日本震災捐了日幣十億元,台灣九二一地震、八八風災,以及中國川震等重大災變後,他也都慷慨解囊,並積極參與災後重建。

       他捐款成立基金會,從事慈善和文教等工作,每年提供全台將近四百所高中職、近百所大學院校清寒學生助學金。

 

救災救貧  曾高價收購高麗菜   

 

  張榮發每天詳閱基金會報表,監督金錢的使用與效益。

       「當年我特別拜託警政署長王卓鈞,目前基金會在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和台東等地成立聯絡處,結合地方管區警察力量,幫助貧窮弱勢的學子與家庭。」他說,

        除了核發案主必要的救助經費外,另多加兩千元,這筆錢用來臨時救急,還可以儲蓄,「我頭腦很清楚,我都幫他們想得很仔細啊。」

   有一次,張榮發看到高麗菜價格慘跌的新聞,菜農把高麗菜倒在縣府門前抗議並以卡車輾過,「我很痛心!馬上打電話請基金會全數收購。」

        隔天張榮發基金會以十元高價收購,員工每人兩顆,有計程車司機看到提著兩顆高麗菜的人,馬上認出是長榮員工,員工也樂得分一顆給司機。

 

照顧員工  是企業主的責任

 

    回顧創業過程,張榮發如同一位船長引領大船走向世界,展現霸氣與企圖心。

       他不斷擴張版圖的過程,太太也非常擔心。張榮發強調,他不只是為了自己養家餬口,還得照顧一大群員工,這是企業主的責任,也是社會責任。

    他相當自豪,從未欠過員工薪水。

       二○○一年美國九一一事件重創全球經濟,長榮集團當時採取減薪,最高還減到三分之一,他當時就說,這筆錢是「向員工借的」,等到景氣恢復後會歸還。

      後來,他果然兌現承諾。

  另外,在二○○九年金融海嘯衝擊下,長榮航空虧損高達一百六十億元,張榮發決定長榮航空也比照長榮海運同樣加發兩個月年終獎金,讓大家都能過好年。

 

公司財產  是人才而非錢財

 

   「公司的財產不是錢財,是人才;沒有人才,錢要從哪裡來?」張榮發說,當老闆的人,不能只顧著自己有錢,口袋裝滿滿,卻不顧員工死活。

      老闆有得吃,也要分給員工吃、分享給社會。

  除了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張榮發認為,員工最重要就是「道德心」,他常以此訓勉新進員工,隨時都要謹言慎行,不可以胡作非為。

 

  張榮發的發跡,是台灣人走向世界的縮影。他的慈善心,也展現本土企業家素樸與感恩的一面。

       他常說,「人來到這世間都是有因果循環,我的成功,可能是上輩子的修為,但這輩子也要作更好,才能回饋給社會。」

       至於下一回呢?「我就不要下來了,」

       他幽默地說,他可以不用那樣辛苦,留在天上當神仙就好。

 

(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26/8/2011 )           


 

南方朔觀點-夜市是一種鄉愁,台灣正在往後走


 

  • 2012-03-13 01:07
  • 中國時報
  • 南方朔

 

   人是記憶的動物,而記憶是個選擇性遺忘和選擇性記得的過程。我們會忘記許多不好的事,而另外的一些事則會在記憶裡被格外美化而記得,記憶是心靈的自我防衛機制,透過記憶,過去才不會是漆黑一片,我們活過來才覺得還值得安慰。被美化的記憶就是鄉愁。

 鄉愁很美,許多美好的散文及小說都從鄉愁中發生。例如夜市大概就是我們社會裡最大的鄉愁。以前的貧窮時代我們早已忘記。但某個夜市的某個小吃,在記憶裡 欲像人間美味般被永遠記住,夜市巷弄的髒亂嘈雜在記憶裡也變成了溫暖親切的人情味。我每個人生階段有不同的故鄉,我永遠記得兒時台南西門及東門圓環的夜市小吃,也永遠記得大學求學時師大龍泉街的牛肉麵和公館的麵線。這種夜市的鄉愁每個人可能都有一大把,回想起來真是美麗。

 但儘管夜市的鄉愁很美,但那畢竟是記憶中的世界。在真實的世界裡,我們知道它畢竟是古代的小型消費模式,它應隨著社會的演變而被轉型掉;夜市的嘈雜髒亂在記憶裡可能覺得溫暖,但如果重來,它就成了難以忍受的夢魘。在近代思想上,人們早已知道鄉愁政治是一種反動的走回頭路的政治,都市的夜市政治也不可能是美好的政治。當一個社會或都市被美化的鄉愁所制約,它就會狹窄化了人們對未來發展的選擇及想像。鄉愁美則美矣,但它的核心價值卻是有害的。

 因此,台北師大夜市引起的風波,其實是個很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近代人已注意到一個社會及都市的發展其實取決於人們的意向,而這種意向又有兩類:一種是根據美化的鄉愁為方向,要將鄉愁的美好重現;另一種則是以對未來的願景為方向,加速走向未來。台韓就是這種鄉愁與未來願景最好的對比。

 近年來,台灣上上下下都鄉愁掛帥,在政治上蔣經國時代那種軟性威權但有效率的模式已被奉為圭臬。而在經濟上觀光產業及文化產業也突然之間成了我們主要的發展方向,於是夜市的地位突然被美化及神化,儼然成了台灣都市最大的特色。在這種鄉愁風潮下,小吃及小點心已成了重點,媒體上不斷宣揚什麼地方的小吃點心如何,政府也有意向聯合國申請「小吃之都」的名號。而文化人的夜市懷舊作品也有了地位。正是這種鄉愁風帶動出了夜市熱。鄉愁懷舊終於師大夜市上踢到大鐵板,因此師大夜市風波其實是一起新舊文化價值的衝突事件。

 但韓國則不然。韓國基本上是以未來的願景為主軸推動發展的。因此其視野較為開闊,目前韓國遂能成為全球新興科技產業大國。首爾當然也在搞都市行銷,但它不是在行銷什麼鄉愁,而是根據未來的願景,行銷清溪川整治,親水公園及都松都市森林等。韓國也搞美食,但不是在搞什麼夜市小吃,而是搞整體的韓式料理,要把韓式料理的地位提高到世界五大飲食之列。前陣子有個電視韓劇《食客》,我才知道韓式料理的醬料與食材學問之大,一點也不輸中式料理及日式料理。而這些都是透過轉型及開發而形成的。台灣和韓國對比,台北和首爾對比,真予人其氣小哉之感。

 近年來的台灣,無論政治、經濟和社會,都讓人有走回頭路的感覺,台灣已沒有了願景,只剩下得過且過,因陋就簡的心態,這是典型的偏安格局。當經濟無法改善,高品質就業無法增加,低所得人口就只能回到早年的夜市時代,因此台灣夜市的重新繁榮,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看,實在一點都不讓人欣喜和覺得有什麼驕傲。夜市這種被美化的鄉愁,代表的是台灣正在加速往後走。一個有為的政府居然會在夜市上做文章,這其實已代表了一種麻木的殘忍。真正的有為政府是去改善民生,讓人們有錢去餐廳,幫助大家脫離那個貧窮的夜市時代!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台商黃正勝批總統用人 憂財經政策無力

 

  • 2012-10-01 11:23
  • 新聞速報
  • 【中廣新聞/繆宇綸】

    馬總統今天上午應邀出席世界台商聯合總會年會,總會長黃正勝對政府的財經政策大加批評,還批評現在的財經首長「一代不如一代」,提不出讓台商振奮的政策;此外,黃正勝也質疑林中森出認海基會董事長,質疑馬總統「在鏡子裡面找人」,決策圈子太小,讓他感到憂心。

    馬總統應邀出席世界台商聯合總會年會,同時具有總統府國策顧問身分的總會長黃正勝在致詞時,直言行政院日前推出的「經濟動能提升方案」,事隔20天「好像跟沒說過一樣」,也批評政府不合時宜的法令「多如牛毛」。

    黃正勝更直言,十幾年來政府一直沒有提出能真正振興、振奮台商心情的政策和方向,未來的經濟危機和人才流失實在非常嚴重,政府卻始終認為這只是經濟發展「轉型陣痛期」。

    黃正勝強調,去年資金淨流出和淨流入,台灣排名世界倒數第二,只贏非洲的安哥拉,這都是嚴重的警訊:『我們的財經單位我認為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坦白講,真的一代不如一代,我真的是感到非常非常地憂心!』

    此外,對林中森接掌海基會,黃正勝表示,他對馬總統的用人一向「很有意見」『我們馬總統喜歡在鏡子裡面找人,他的決策圈子我覺得真的是太小了,好像就這些人轉來轉去。』

    黃正勝說,林中森是非常nice的秘書長,但是否能勝任海基會的工作,他是有點存疑,但他還是希望林中森能拿出魄力,「不要只坐在辦公室」。

 

\

 杜英宗政經觀點-珍惜、栽培台灣的人才

 

        2012-10-01 01:25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  


     台灣名校畢業生到國外打工,吃苦、甚至受傷的故事,在台灣媒體發酵。加入保險業後,我對於人們身體髮膚毀傷的同理感受特別深刻,所以斗大的新聞標題讓我心頭為之一震。

     從工作與學習的角度,出國打工度假並不是壞事,所有的體驗也將化為成長的養份,並成為難得的人生經歷。我所不平的,是心疼這群年輕人在台灣沒有安身立命的機會,而需離鄉背井,卻同時看到許多意見領袖抱怨台灣沒有人才!

     回顧台灣成長的歷史,產官學都創造了許多培育人才的機會。無論是資助年輕有潛力的人出國進修,或是延攬海外學人歸國加入公務、研究機構,參與國家重要的產業發展,只要有志、有心,人才都可以找到舞台一邊表演一邊練兵,揮灑出自己的一片天,同時造福國家人群。

     時移勢轉,我們不僅不復見國家在啟用與栽培人才的創見與努力,政府用人的背景也愈形狹隘。更糟的是,很多人批評年輕人抗壓力低、不願吃苦、不認真負責……。但回想我們年輕的時候,長輩們不也同樣細數我們的缺點,感嘆「一代不如一代」,卻仍能培育出許多世界第一的台灣之光?

     這表示每一代都有他們的特色,重要的是給他們機會。我眼裡的年輕人,從小或許沒有被餓其體膚、乏其筋骨,但是他們沒有我們這一代的焦慮感,而更有理想與創意,也比我們更早接觸到世界的潮流,接受人文與藝術等多方面的刺激,更懂得運用資訊科技,更勇敢、有膽識表達自我。他們只是缺乏展露頭角、被有經驗的前輩指導,觀摩與學習,並且計畫性地被栽培與訓練,讓自己更圓滑成熟的機會。

     我最近在南山人壽的幾個經驗,驗證了我的想法。在新南山,我常提出新的問題挑戰大家過去的思維與做法,同仁們更深入地研究後,往往出現讓自己都驚異的創新,或是達成原來以為不可能的任務。

     同時,我們也開設了「南山管理學堂」,預計在一年半訓練幾十名未來的領導人才,成為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全方位經理人。學員們不但有指定閱讀書籍,還有回家作業,提出各領域的營運計畫,上台報告、討論。結果,每一堂課都欲罷不能,哪怕已經上了十小時的課,大家還自動要延後下課。業務端的同事暢談投資的計畫,後台的同事談怎麼經營客戶,個個分析得頭頭是道,讓我非常感動。

     更大的收穫是,他們在工作上,會開始思考每一件事也牽涉到其他部門,從不同的角度注入全方位的思維。事實上,這個團隊的成員跟過去並無不同,不同的只是他們有了新機會接受新的挑戰,證明與發揮自己的能力。

     同樣的例子是,我們看到7-11清一色由台灣人管理,卻孕育出美、日的7-11都沒有的源源創新。不論是產品、服務或經營模式,都成為台灣的生活模式。顯然,台灣不是沒有人才,年輕一代也求學若渴,給他們機會與資源拓展視野與經驗,他們會追求卓越!

     在許多人抱怨沒有人才的同時,台灣也面臨世代交替與人才斷層的難題。下一代無法接班,這是誰的責任?我相信感嘆沒有人才的領袖們,在年輕時也有人給他們一雙援手、或是一扇機會的門,讓他們有今天的成就。

     人才要靠自己培養,更要無私地廣納各方有潛力之士,不能有門戶之見。培育人才以回饋國家、社會,是每個人的責任。與其抱怨,我們是不是也該以發掘、珍惜與培養台灣的人才為己任,將當初得到養分所獲得的成長與資源,用來滋養更多未來領袖?

     (作者現任南山人壽副董事長)


 

白省三 : 畢業五年一定要買房

  

  • 黃琴雅、林筱庭

 

以房滾房 四十年滾出上億身價


白省三一生所做理財以買房地產為主,不建議買股票與基金,他特愛房地產給他的「控制權」,累積40年的購屋經驗,傳授獨門的購屋秘笈……



你一定看過他設計的大樓:SOGO百貨、微風廣場、東帝士摩天大樓、信義之星、寶徠花園、元大欽品與一品苑……等數百棟著名的商場與豪宅。

他是白省三,現任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主持律師,「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主要發起人之一,當過第三任董事長,目前是消基會名譽董事長。

曾任國策顧問的他,不僅引領消費者意識抬頭,還是個買房高手,有四十年買屋經驗,自創一套獨門秘笈,買房很少失手。


「買第一間房子,是人生的一個起點,從此,人生就不一樣了!」曾在中原大學兼課、現仍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的白省三,教過無數學生,他總是告訴學生,買房是最好的理財管道,絕對不要買基金與股票。但要請他教授秘笈可是要付「代價」的:一杯咖啡或一頓便飯,因為這代表「你有行動力」,是真正想要買屋的人。
 

租不如買 幫消基會理財

 

白省三最為人稱道的事蹟,是幫消基會置產。

一九八一年,他獨排眾議創辦《消費者報導》雜誌,他對消基會的董事們說,「賠錢算我的,賺錢給消基會」,並堅持不收廣告以維持雜誌公正性,預計訂戶三千份就可以打平,結果出版第三期時,訂戶就高達一萬份,最高曾達三萬五千份,穩定了消基會的財源。

白省三的想法跟一般經營非營利組織的人不同,他覺得不應該把人家捐的錢拿去付租金,而是應該買房。因為消基會都靠小額捐款,萬一有一天捐款變少,租金付不出來會很淒慘。所以他未雨綢繆,用這一萬份訂戶的預收款,趕緊去買下位在仁愛路二段、現仁愛帝寶對面二十幾坪的矮房子,當做消基會辦公室。
  • 2013-03-13
  • 第1358期

白省三:畢業五年一定要買房

 

  • 黃琴雅、林筱庭


一九八六年,消基會獲得發行《明天會更好》的唱片公司「藍與白」六百萬元捐款,他拿著這筆錢與賣掉仁愛路公寓的錢,買下信義路與復興南路口一棟大樓的十樓,共一百多坪,也就是消基會總部現址。現在,這間房子已經價值上億元。

消基會後來又在新店買下一間檢驗室,台中、高雄、台南的分會也都是自購,光是房地產,消基會「身價」少說也有數億元,是台灣少數「有資產」的財團法人之一。
 

以房滾房 不要捨不得賣

 

白省三自己的買房經驗,更是相當成功的購屋經。

一九七一年,剛從台南成大建築研究所畢業的他,帶著妻小,與父母給的一桶裝著米與碗筷的桶子來到台北,沒拿父母一毛錢的他只能拚命工作賺錢。

在成大念書時,他下課後去三所學校任教,晚上再去教授家畫建築圖,就這樣考上建築師執照。北上後,他找了一份月薪六千元(當時平均薪資二千元)的工地主任工作,晚上再去中原大學建築系兼課。這一切,都是為幫自己開源,累積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九七三年,白省三在台北大安區潮州街買下第一間房子,是三十坪大小的四樓公寓,成交總價六十八萬元。隨著他與夥伴創立建築師事務所「三門」的事業蒸蒸日上,一九八一年時,他將住了八年的房子以二八○萬元賣掉,換了一間位在安和路約六四‧五坪的房子,總價三六○萬元,當時自備款僅有一一二萬元,其餘靠貸款。他人生的第一間房子,讓他賺了四倍之多。


一九八六年,他看上仁愛路四段正在興建的一棟樓中樓名宅,以每坪十四萬元、總價一五七八萬元,買下一一二坪的大房子,當時他還貸款一千萬元。後來他在一九八九年搬進這間名宅後,同時將安和路的房子以總價二八五○萬元賣掉,大賺八倍。現在他居住的仁愛路名宅每坪開價高達兩百萬元,總價上看兩億多,獲利更是超過十倍以上。
 
 
 
八百萬人看過的一篇文章        
                          
      • EMBA雜誌編輯部/文                
      •             

                去年十一月,富比士雜誌(Forbes)網站專欄作者康諾(Cheryl Conner),結合了心理治療師莫林(Amy Morin)的文章,以及自己的想法,列出了心智堅強的人會避免的十三件事。

結果這篇文章受到廣大迴響,至今瀏覽人次超過八百七十萬,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當中。

這篇文章指出,心智堅強的人會避免以下十三件事:


1.浪費時間在自憐上。心智堅強的人會為自己的行為與結果負責。他們知道人生很多時候是不公平的。如果事情沒有好結果,他們的回應是:「哦!好吧!」或者「該往前看了。」

2.放掉手中握有的權力。心智堅強的人能夠避免讓別人有造成自己負面情緒的能力。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與情緒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在於,有能力管理自己回應外界的方式。

3.逃避改變。心智堅強的人歡迎改變,他們最大的恐懼不是「未知」,而是「自滿」與「停滯」。處在必須改變,甚至不確定性的環境,可以激勵他們展現出最好的一面。

4.浪費心神在無法控制的事物上。心智堅強的人不大抱怨塞車、轉機時遺失行李、其他人。因為一般而言,這些都不是他們所能控制的。面對糟糕的情況時,他們知道自己永遠能夠控制的,是他們的反應與態度。

5.擔心如何取悅他人。有些人很希望別人喜歡自己,有些人則很喜歡弄得別人不開心,藉此證明他們比別人強。以上兩種情況都不理想。心智堅強的人努力做到友善與公平,該取悅他人的時候取悅他人,同時不害怕在該發表意見的時候發表意見,不擔心有人可能因此不開心。

6.害怕冒評估過的風險。心智堅強的人願意冒評估過的風險,這跟隨便冒險完全不同。他們完整評估好處與壞處,在採取行動之前,已經了解最糟的可能結果。

7.活在過去。承認過去,尤其是從過去學到教訓,都需要勇氣。心智堅強的人有能力不陷入過去的失望,或者老提當年勇,他們把大部份的精神用在創造理想的現在與未來。

8.重複犯相同的錯誤。心智堅強的人對自己過去的行為負起完全的責任,而且願意從錯誤中學習。研究顯示,成功高階主管最大的優點之一,是他們可以用正確又有建設性的方式,進行自我反省。

9.不喜歡看到別人成功。心智堅強的人不僅不愛嫉妒,反而會觀察別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他們願意辛苦努力獲取也能成功的機會。

10.失敗就放棄。每個失敗都是改進的機會。心智堅強的人在必要時願意一再失敗,只要每次的學習都可以讓他們更接近最終的目標。

11.害怕獨處時光。心智堅強的人享受,甚至珍惜獨處時光,善用此時光反省、計畫和執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快樂不依賴在別人身上,跟大家在一起時可以快樂,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快樂。

12.覺得世界虧欠自己。尤其處於現在的景氣,心智堅強的人不會覺得全世界都欠他們,他們喜歡靠自己。

13.立即想看到成果。無論是新的運動計畫、要吃得更健康,還是創立一家公司,心智堅強的人知道,真正的改變需要時間。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30期(2014年2月出版)-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 2/2/2014 )
 
 
 
史上最強 剽悍鐵騎的藍天之國  
 
            
 
蒙古
 
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紀念像(圖/時報旅遊 陳一宙提供)
 
 
成吉思汗,世界上最強大的征服者,傳說中流著蒼狼血液,帶領著來自草原的剽悍鐵騎,東從太平洋,遠征西至歐洲大陸,締造史上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歸屬於他的領土面積遠遠超過曾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帝國的霸主亞歷山大大帝,更遑論拿破崙與希特勒等更是望塵莫及。
 
 
蒙古
 
草原上的犛牛(圖/時報旅遊 陳一宙提供)
 
 
蒙古
 
草原上的蒙古馬(圖/時報旅遊 陳一宙提供)
 
 
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王者,就是成長在蒙古這樣遼闊無邊的大草原上,白天隨處可見的是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牧場,遍野的馬匹與羊兒;到了夜晚,星空、蒼穹為帳,大地為床。寬廣的視野,才能孕育出縱橫世界、號令歐亞的蒙古帝國。
 
 
蒙古
 
蒙古包(圖/時報旅遊 陳一宙提供)
 
 
來到蒙古,深入牧民家訪,不只是感受,也會是人生難得的享受:入宿蒙古包,大啖蒙式料理、飲馬奶酒,體驗牧場生活,在草原上騎馬奔馳,享受天空蔚藍無際及大地廣闊無垠的暢快。
 
 
蒙古
 
哈爾和林(圖/時報旅遊 陳一宙提供)
 
 
成吉思汗的故鄉哈爾和林,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帶,這裡森林繁密,盛夏時花開遍野,有清翠的山峰,碧綠蜿蜒的高山河流。由於蒙古人自古以來逐水草而居,因此特別崇敬水,認為不能在河裡洗澡、洗髒汙,也因此蒙古草原上的河流,美麗的清澈見底,絕美的讓人驚艷,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定的蒙古人類文化與自然遺產。
 
( 2016年04月09日 15:29 綜合報導        中時電子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