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馬德里風光                                             

 

 

                                    雪梨的「精英學校」

 

 

      雪梨的「精英學校」就如同台灣高級中學的「明星學校」, 同屬於

政府的公立中學 , 都是初中與高中連在一起 , 總共也是六年 , 其實在英文

的名稱却叫做「選擇性學校」( Selective School ) 也就是在小學畢業的那

一年 , 須經過考試通過才能就讀 。

 

        但在我們的華人圈子裏或華文報紙上 , 都稱為「精英學校」 , 可能

是優越感作祟吧 ! 這是屬於教育政策 , 我想全澳洲應該都是一樣 , 只是

我對雪梨比較熟悉。

      其實以前澳洲人比較喜歡將他們的孩子們 , 送到私立學校 , 自小學

和中學都是一樣 , 私立學校均由教會主辦 , 分為天主教和基督教 , 天主教

辦的學費很便 , 大部份學費由教會補助 , 但以教友的孩子為優先 , 非教

友的孩子很難進去 , 因為教友的孩子一出生 , 就已經登記 , 學校少也是一

個原因 。

 

        基督教方面則由各教派主辦 , 學費不低 , 但學校也多 , 目前每學年約

須澳幣一萬元( 澳幣對台幣約126 ) , 當然各校略有不同 , 因此家庭也須

有點經濟基 , 其子弟方能進入私立學校 , 因此家境不錯的家庭 , 其子弟

進入基督教會所辦的私立學校 , 就容易得多 。

 

        公立的中學 , 一學年只須幾百元澳幣 , 至於公立小學 , 其學費更低。

約廿年前 , 澳洲所有公立學校均免費 , 其中所有的大學幾乎都是公立的 ,

因此念大學幾乎免費 , 但如今大學的學費 , 已如台灣的大學一樣多 !

 

      以往在澳洲人的眼中 , 由教會主辦的私立中小學 , 就如英國的貴族學

, 然澳洲沒有貴族與平民之分 , 但因大部份的澳洲人係來自英國及歐

, 還存有他們母國的觀念 , 所以只要經濟許可 , 家長們大都會把孩子送

往私立學校。

 

      在雪梨 , 無論公立或私立的中小學 , 上課時 , 都必須穿制服。然而私

立學校的制服還是講究些 , 如男生必須打領帶 , 外穿西裝制服 , 女生的制

服更不失其高貴感 !

 

        因私校大都來自經濟較好的家庭 , 因此學生間也比較有較勁的時候 ,

如家有幾部車 ? 什麼牌子 ? 房子如何 ?

 

       以前歐洲某著名戰略學家 ( 好像是克勞塞維玆 , 高中軍訓課有提過 )

:「自有人類就有戰爭」, 我們也不必那麼悲觀 , :「自有人類就有比

較」或「自有人類就有競争」也是事實 ! 尤其是當双方旗鼓相當的時候 !

 

        私校在生活管教方面比較嚴格 , 也常辦一些學生的活動 , 這也是吸引

家長送孩子來的主要原因 , 但在大學的升學方面 , 那就不一定勝過「精英

學校」。「精英學校」是在小學畢業前經過考試而進來 , 也比較有一定

的水準 , 也像我們的「明星學校」, 升學率自然就高。

 

      在大雪梨地區 , 約有四百萬人口 , 「精英學校」約有廿所 , 大概每年

級為五、六班 , 每班約有三十名學生 , 要考進「精英學校」還真不容易 ,

不只省錢 , 升學率又高 , 因此不只華人子弟外 , 原澳洲人的子弟 , 也越來

越多 , 其他如越南、韓國、印度及中東的移民子弟也趨之若鷔。

 

      要進入「精英學校」, 須要在小學畢業前 ( 沒有強制一定要考 )

加聯考 , 住在大雪梨地區者就参加雪梨的聯考 , 志願可自己填 , 學生大部

份都填在家最近的學校 , 也是比較方便 , 當然任何一家學校都可以填。

 

     也許「精英學校」並不太容易進入 , 因此如家裏有一位學子被錄取 ,

一定使全家高興一陣子 , 也像我們台灣 , 如有子弟考入各縣市的「明星

學校」, 必然也是全家歡呼 , 人同此心 , 舉世皆然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