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漂鳥 , 到我窗前來唱歌 , 又飛去了 。( 漂鳥集 - 泰戈爾 )
我渴望到那地方去 , 到遙遠的彼岸去 。( 遙遠的彼岸 - 泰戈爾 )
遙遠的彼岸 – 泰戈爾
我渴望到那地方去 , 到遙遠的彼岸去 ,
那地方 , 那些小船繫在竹篙上排成一條線兒 ;
那地方 , 在早晨有許多男人跨過他們的小船 , 肩上負著犁頭 , 到他們的遠處
的田中去 ;
那地方 , 牧牛人叫他們鳴嘷的牛群游水過河到河邊的牧場去 ;
那地方 , 在傍晚時他們都回家去 , 剩下那些豺狼的哀號聲在那荒島的草叢裏 。
媽媽 , 假使妳不放在心上 , 我一定喜歡做那渡頭的船夫 , 當我長大以後 。
他們說 , 在那條高高的河岸後面隱蔽著不少奇怪的水潭 ,
那地方 , 成群的野鴨飛來 , 當雨後的晴天 , 水潭四周的邊緣長著深叢的蘆葦 ,
水鳥們就在這裏生蛋 ;
那地方 , 群鷸搖擺著牠們的舞尾 , 印牠們的小足跡在潔淨的軟泥上 ;
那地方 , 在黃昏時候 , 那些頭戴白花的長草邀請月光漂蕩在它們的波浪上 。
媽媽 , 假使妳不放在心上 , 我一定喜歡做那渡船上的船夫 , 當我長大以後 。
我將搖過去又搖過來 , 從這邊的河岸到那邊的河岸 , 那時村上所有的男孩與女
孩都要對我驚奇 , 當他們在河邊沐浴時 。
當太陽爬到半空 , 清晨漸消磨為正午 , 我將奔跑到妳面前來 , 說 : 「媽媽 , 我
餓了 !」
當白晝完了 , 影子蜷伏在樹底下 , 我將在薄暗中回來 。
我將永不像父親一樣離開妳到城裏去工作 。
媽媽 , 假使妳不放在心上 , 我一定喜歡做渡船上的船夫 , 當我長大以後 。
* * *
這是在印度詩人泰戈爾 ( 1861 – 1941 ) 的詩集 – 新月集 , 三十六首中、短篇詩歌中的一首 , 使人覺得這是用赤子之心所寫的一首詩 , 其實在 < 新月集 > 的所有詩中也都令人有此感覺 , 雖然他出版這詩集時已是五十二歲 ( 1913 ) !
這首詩本來沒有分段 , 今分為三段 , 較有段落感 , 原本此詩中也是分三段來表達。
他於一九一三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 也是亞洲第一人 ! 直到一九六八年 , 經歷五十五年後 , 亞洲才出現第二位文學獎得獎人 , 也就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
但他得獎的作品是長篇詩集的漂鳥集 。他在得獎前本是「沒沒無聞」於國際間 , 雖然在他的祖國已是著作等身 。 但他於一九一二年來倫敦旅遊時 ( 曾留學倫敦大學 ) , 卻遇到一個比他年輕的貴人 , 讓他的人生起了很大的變化 , 那就是愛爾蘭的名詩人葉慈 ( 1865 – 1939 ) 。
「葉慈幫助泰氏詩的英語形式方面的雕琢 , 並介紹給倫敦的文藝界 , 還為泰氏在牛津街當時熱門的餐廳 < 托卡第洛 > 辦了一次餐會 。」
葉慈當時就認為 「根據我們所知 , 當今沒有人能用英語作過與泰氏比擬的詩 。」文人相輕 ? 在英國好像不存在 !
「然而葉慈向這位加爾各達賢者所表現的最大誠意 , 是於一九一三年委請威廉 . 羅丁司坦手筆泰氏的肖像畫為詩集封面 , 並在克米蘭書店出版的 < 漂鳥集 > 寫了一篇序。
寫在這篇序裏的正確資料及審美評價 , 成為往後有關這位當時偉大但還無名詩人的一切介紹文字的根據。」
葉慈還請在「皇家文藝協會」工作的友人在泰戈爾提名的推薦書上署名 , 當然他本身也有資格推薦 , 但因係私人好友的關係而不便出面 。
最後在世人的驚訝聲中 , 以十三票比二票脫穎而出 , 成為一九一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而葉慈卻在十年後 , 也就是一九二三年方獲得同樣的殊榮 !
* * *
以下是葉慈在 < 漂鳥集 > 所寫的序文 :
( 分段後 , 雖然沒有押韻 , 也像首詩 ! 可分為三段讀之 ! 因含有三層次的讚賞 。)
我不時的把這部譯詩帶在身上。
不管在電車、巴士或者餐館裏 , 我都翻開它來讀 ,
而為了不願意讓人家看到我從它感受到深刻的感動 ,
我常常不得不把它閤起來。
原文裏具有無限精緻的韻律 ( 這是一點也不容懷疑的 ) ,
具有充滿纖細的色彩與創意 , 幾乎到了無法選譯地步的這些詩篇 ,
為我啟示出我終生夢想的世界。
雖然它們是產自最高的教養 ,
然而我總禁不住地覺得它們是草、蘆葦以及大地本身的自然產物。
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珍異的一個民族的一切、一個文明的一切 ,
彷彿溶化在這想像力之中 ;
但是 , 敲動我們心絃的 , 卻不是這種異鄉味 。
恰似在羅瑟第的柳林中散步了一回般地 , 或者作了夢一般 ,
第一次在文學之中聽到了我們的聲音般地 ,
重新發現到我們自己的影像 ,
就這些敲動了我們心絃的詩。
* * *
以下是泰戈爾得獎的長詩 - < 漂鳥集 > 的前面兩行與最後的幾行 :
夏天的漂鳥 , 到我窗前來唱歌 , 又飛去了 。
秋天的黃葉 , 沒有歌唱 , 只嘆息一聲 , 飄落在那裏 。
......
......
......
我渴望著這波濤起伏的那「叫囂之海」彼岸的「歌之島」。
夜的序幕開始於落日的樂曲 , 這是不可名狀之黑暗的莊重讚美詩 。
我已攀登那成名的峰顛 , 發現那裏是一無遮蔽的凜冽而不毛的絕頂 。導師啊 ! 請在光線消失以前 , 領我走進靜寂的山谷 , 那裏 , 生命的收獲正成熟為黃金的智慧 。
在薄暮的朦朧中 , 一切東西看來都像幻影--尖塔的基身消失在黑暗中 , 而樹頂也像是墨水的污斑 。我將等待著清晨 , 我將醒來看見你的城市在光之中 。
我曾經受苦 , 我曾經失望 , 而且我懂得什麼是死 , 於是我很樂意於我在這偉大的世界 。
在我的生命中有些地方是空白的是靜閒的 。這些地方都是空曠之區 , 我忙碌的日子便在那裏得到了陽光與空氣 。
解救我吧 ! 我的不滿足的過去從後面緊抱著我不容我死 , 請來解救我吧 !
讓我做我的最後一句話吧 ! 「我信賴你的愛」。
( 節錄自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第七集 , 九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2 年再版本 。)
歌曲 秋詩篇篇 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