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像古代穿夜衣的紅拂女 ? !
人生最喜悅的中途站
中國古代的女姓 ( 節錄 )
女人的深藏 , 在吾人的美的理想上 , 在典型女性的理想上 , 女人教育的理想上 ,
以至戀愛求婚的形式上都有一種確定不移的勢力。
對於女姓 , 中國人與歐美人的概念彼此大異。這在藝術園地上所表現者尤為
明顯。西洋的藝術 , 把女姓的肉體視作靈感的源泉和純粹調和形象的至善至美。
中國藝術則以為女性肉體之美係模擬自然界的調和形象而來。
一位西洋藝術家由於習積了敏感的擬想 , 或許在升騰的海浪中可以看出女
性的裸體來 ; 但中國藝術家卻在慈悲菩薩的披肩上看出海浪來。
一個女性體格的全部動律美乃取則於垂柳的柔美線條 , 好像她的低垂雙肩。
她的眸子比擬於杏實 , 眉毛比擬於新月 , 眼波比擬於秋水 , 皓齒比擬於石榴子 ,
腰則擬於細柳 , 指則擬於春筍 , 而她的纏了的小腳 , 又比之於弓彎。
「愛」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因而與涕淚、慘愁 , 與孤寂相揉和 , 而女性遮掩的
結果 , 在中國一切詩中 , 摻進了悽惋悲憂的調子。唐以後 , 許許多多情歌都是含
著孤零消極與無限悲傷 , 詩的題旨常為閨怨 , 為棄婦 , 這兩題目好像是詩人們特
別愛寫的 。
符合於通常對人生的消極態度 , 中國的戀愛詩歌是吟詠些別恨離愁 , 無限淒
涼 , 夕陽夜雨 , 空閨幽怨 , 秋扇見損 , 暮春花萎 , 燭淚風悲 , 殘枝落葉 , 玉容憔悴 ,
攬鏡自傷。
( 本段似可改成一首詩 ) :
落葉殘枝恨離別 夕陽夜雨催花萎
攬鏡自傷空閨怨 玉容憔悴朔風悲
這種風格 , 可以拿林黛玉臨死前 , 當他得悉了寶玉與寶釵訂婚的消息 , 所吟的
一首小詩為典型。字裏行間 , 充滿著不可磨滅的悲哀 :
儂今葬花人笑癡 ,
他年葬儂知是誰 ?
但有時這種姑娘倘運氣好 , 也可以成為賢妻良母。
( 節錄自「吾國與吾民」之 < 理想中的女姓 > 與 < 戀愛和求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