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渡假村風光  



                                                

                                                  羅浮宮珍藏 

 

                                              孫園遇盧前 (十六)

                                           ( 原者    易君左教授 )

 

      我隨革命軍初入南京的時候 , 經友人介紹 , 住在城內一棟叫做孫家花園

的小花園洋房裡 , 白畫到軍政治部辦公 。孫家花園簡稱孫園 , 花木籠葱 ,

宇整潔 , 回想皖南行軍中叫化子式的生活 , 真有天淵之別 。孫園一切都好 ,

主人主婦賢慧 , 只是小蜈蚣最多 , 牆頭屋角 , 觸目皆是 , 甚至爬到床上 ,

入枕內 , 防不勝防。

 

      且喜就在賃居孫園時 , 結交了一位好朋友 。一天 , 看見一個青年胖子穿

著一件長衫拿著一把扇子飄飄然來了 , 以胖子而飄飄然 , 可想見其風度 。孫

園主人介紹 : 「這位就是我的表弟廬冀野 。」我和盧冀野通名之後 , 由於彼

此神交已久 , 我才知道他就是當代詞曲專家廬前 , 他也才知道我就是北大出

名的學生易家 , 我們緊緊的握手 , 相對一陣大哈哈 , 從此訂交 , 以後就誼

若手足的親切了 。

 

      住在孫園時正值龍潭戰役發生。江面敵軍的大砲聲 , 使南京全市隱隱聽到

, 孫園的玻璃窗被震動破碎。我隨即搬到另一座更大的園林 , 簡稱胡園的胡家

花園 。我為什麼搬家 ?則因胡園沒有蜈蚣 , 而且園林清趣 , 比孫園更美 。住

在胡園一段時間 , 與盧冀野往來最密 。胡園中亭閣參差 , 山石玲瓏 , 池沼曲

, 林木掩翳 , 有采蘋橋 , 延青閣諸勝境 , 幽美絕倫 , 為江南名園之一。在

天旋地轉的軍事時期 , 偷得片時片刻的寧息 , 確為難得 。

 

      我們那時的心情 , 可以把後來我住鎮江時和冀野唱和的兩闋新詞做代表 , 所以

插錄在這裡 :

 

      八聲甘州 ( 寄懷冀野 )

 

          忽茫茫百感盪心胸 ,  清宵逝華年 。  記携風抱雨 ,  小橋流水 , 白下盧前 。

          當日胡園偶聚 ,   紅染夕陽天 。  最愛延青閣 ,  一派鳴蟬 。

 

          幾載鸞飄鳳泊 ,   又京江寄跡 ,   舊夢如煙 。  剩尋山五嶽 , 差似李青蓮 。

          歎文章無補家國 ,   只狂歌當哭亦徒然 。 

          真愁絕 ,  起胡塵處 ,  落日幽燕 。

 

      前調 ( 和君左 )

 

          任狂風捲雪打窗來 ,  挑燈且呵毫 。  笑鐵甕城邊 ,  花蹊老友 , 吟興偏饒 。 

          多少胡園舊舊 ,  飛過釆蘋橋 ?不見當年月 ,  照我征袍 。

 

          肯向新亭墮淚 ?  把平生慷慨 ,  付與兒曹 。  有歌詞百首 , 檀板一時敲 。

          譜清商蘭陵破陣 ,  奏凱旋羯豉合簫鐃 。

          中興業 ,  亦吾儕事 ,  未許辭勞 。

 

      產生這兩首詞 , 正逢「一二八」國難 , 所以詞中充滿為國事的憂憤和慷慨激昂

的情緒 。

 

      我同冀野南京訂交起 , 直到大陸淪陷前夕 , 二十餘年間情義濃摯 。我住鎮江尤

唐巷 , 他來看我 , 我看他越胖了 , 調以一小詩 :

 

       尤唐巷口路三叉  勾引盧生到我家  不信別來相憶苦  依然肥胖似冬瓜

 

      抗戰初期 , 我一到重慶 , 他就來看我 。我到成都 , 他也來成都 , 和我拍一影

, 時我很瘦 , 所以戲題一詩于上 :

 

      十載豪遊萬事乖  君肥我瘦共沉哀  若非居易和元稹  便是勞萊與哈台

 

      以後他從重慶到福建當音樂專校校長 , 被土匪誤認為「大員」, 幾乎送掉一條

; 在臨別時 , 我送他一支南呂南四塊玉的曲子 :

 

          老鸛窩  江津道  易瘦盧肥廿年交  秋來夏去添詩料 

          酒一挑  曲一挑  福建跑

 

          參政高  校長妙  琴韻歌聲耳邊嬌  從今滿是烏鴉閙

          案牘勞  火食糟  肥褪了

 

     盧前是近代大曲家吳梅的高足弟子 , 與另一高足弟子的任訥 ( 中敏 ) 並稱于

。抗戰初起 , 盧前和于右任老人就發起一個詩歌定期刊物名「民族詩壇」,

我也列為發起人,共同努力于中興鼓吹 。冀野後來在重慶把他所作的詩詞刊為一

集, 即名「中興鼓吹集」, 同時我在重慶把所作詩詞刊為一集, 名「中興集」

,在復興民族文化上我和冀野總是桴鼓相應。


 

  ( 謹節錄自「火燒趙家樓」第 163166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