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小島風光 

 

                                           起家由赤貧 (四)

                                        ( 原著   易君左教授 )

 

      這個老家是我祖父一生辛辛苦苦經營出來的 , 原來的範圍並不大 , 逐漸擴

, 後就遮蓋了半邊城 。我祖父是清朝咸同時代的人物 , 那時漢壽縣城很荒

, 大批廢地無人過問 。地價極廉 , 於是我祖父有錢時就予以收買 , 也隨時添

加了建築物 , 樣的經營積纍下來 , 便成為漢壽同鄉所樂稱的「易公館」了 。

 

     本縣四鄉的鄉民每到縣城裡 , 以前是扶老携幼 , 成群結隊 , 來參觀我們的老

, 不論祖父或父叔是否在原籍 , 家人對於這批特來觀光的嘉賓 , 無不盡情招待

, 以後老家雖漸漸衰弱 , 但亭臺樓閣的規模尚在 , 也常常有疏疏落落的人群 ,

易公館膽仰 , 似乎替我們做子孫的徘徊而歎息 。

 

      我的先世本來窮苦 , 從祖父起才開始發達起來 ; 可以說 : 全家的根基乃由先

一手奠定 。先祖諱佩紳 , 字笏山 , 晚年自署函樓老人 , 幼孤 , 為一老嫂養育 。

這位仁慈的老人 , 日食薄粥 , 必留下一半 , 分給一位行乞的老嫗。先祖稍長 , 便

學裁縫 , 刻苦讀書 ; 及長 , 博通經史 , 工於書文。以後投筆從軍 , 建功立業 ,

曾國瀋賞識 , 出任專閩 , 平定捻匪 。

 

     但漢中圍城一役 , 幾以身殉 , 全家離散 , 而孤身奮鬥 , 忠勇聞於全國 。事定

, 任四川布政使 , 後調江蘇布政使 , 兼攝巡撫 。為官清廉 , 立身嚴正 , 所以兩

任布政使卸任時 , 人民夾道歡送 , 家家戶戶 , 置清水一盂於門外 , 以表敬愛 。

 

      晚年隱居江西九江能仁寺畔 , 築室名琴心樓 , 琴彈讀易 , 著文寫詩 , 高壽達

八十六歲 。生平著作甚多 , 有函樓全書 , 包括經史論文及詩詞歌賦 , 其中函樓文

鈔與函樓詩鈔 , 為世傳誦 , 比之為老蘇 。有一事至今使我抱著最大的遺憾 : 即我

祖遺有手書亘四十年不斷的日記數十冊為先叔所保存 , 後來交給我帶到鎮江 , 我居

鎮江六年中曾費了許多功夫整理這部偉大的日記 , 因為這部日記不謹字好文好 ,

且保存了極豊富的近代史料 , 我親自鈔錄了一部分 , 又叫人謄下了一部份 , 準備

出版 。

 

      料七七抗戰一起 , 全家匆匆離蘇回湘 , 只帶隨身用物 , 我把這部日記連同我歴

年收藏的古董字畫等等 , 裝在一口大鐵箱裡 , 深深的埋入後園一隅 , 經過八年艱苦的

抗戰 , 等我們勝利還都急忙忙到鎮家故居時 , 那口大鐵箱不知去向了 。這是一個無

可補償的損失 , 愧對先人 , 罪該萬死 !

 

   ( 謹節錄自「大湖的兒女」第 3536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