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街上一陸橋 : 女神橋

  

 

                          

 

 

聖保羅大教堂                                                          

                                                        

                                             再見倫敦


 

         約在兩年前,我們夫婦參加英國旅遊團,在八天中,從南部的倫敦

到北部的愛丁堡,因英國的國土也不小,雖然有八天的時間,但大部份

都在車上度過。

 

      倫敦也只住了一天兩夜,所以倫敦的旅遊也只有一天,隨著遊覽車

在市區內繞了幾圈,真正有入內參觀的只有大英博物館及倫敦塔。

 

      也去參觀了白金漢宮前皇家衛隊的換隊儀式,到西敏寺及肯辛頓花

< Kensington Gardens > 邊的亞伯特紀念塔 < Albert memorial > 前照個

相,和到泰晤士河南岸,對著北岸的國會大廈及大笨鐘留個影。就這樣

忙了一整天,也算遊覽了倫敦,只是太匆匆。

 

      這次我們隨著旅行團,在中西歐的幾個國家繞了一圈,然後在巴黎

的香榭麗舍大道與凱旋門的附近,住了兩個晚上之後,也來到了倫敦。

因為第三女兒與女婿在倫敦工作,我們又住了一個星期,因有了女兒

的導遊,使我們很仔細的參觀了好幾個著名的景點,彌補了上次未完

成的缺憾。


 

         聖保羅大教堂 < St. Paul’s Cathedral >


 

      首先我們參觀了聖保羅大教堂,這座約一千四百年歷史的大教堂,

其實已損毀了三次,最後這一次是在一千六百六十六年的倫敦大火中全

部燒毀,而後重建歷時卅五年,很多當時傑出的藝術家都參與此巨大工

程,至一七一0年方告完成。

 

      這座倫敦精神堡壘的大教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免於德軍的

閃電轟炸,而得以繼續矗立於倫敦城的中心。這大教堂濱臨泰晤士河的

北岸,遠遠望去,那巨大的圓頂及一百一十公尺高的金色十字架,巍巍

然的聳立在那高高的天際。

      這座三百年前重建的倫敦最大的教堂,有著輝煌的歷史,在此曾舉

行了三次國葬儀式。

 

      第一次是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海軍總司令納爾遜

< Admiral Lord Nelson >,他在領導對西班牙的海戰中,大獲全勝卻在此

役中捐軀;第二次也是同世紀中期的威靈頓公爵,他是在滑鐵盧打敗

拿破崙的聯軍總司令;第三位即是英國首相邱吉爾,他是第二次世界大

戰中領導英國抵抗德軍的英雄,在當時的大轟炸中,他急呼全力保護聖

保羅大教堂。

 

      綜觀近代獲得英國國葬的名人,都是屬於保家衛國的民族英雄,英

雄可佩,民族英雄更令人尊敬,中外皆然。

 

      另外有兩次盛大的慶典,其一是十九世紀維多利亞女皇的登基五十

周年紀念大典。另一次是近代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王妃的婚禮,他們捨

棄皇家御用的西敏寺而選擇在此成婚,可見聖保羅大教堂在英國人心目

中的地位。

 

      在這大教堂的地宮中,埋了不少名人的遺骸,最有名的是威靈頓與

納爾遜的銅棺,前者造得巨大又雄偉,後者則莊嚴又華麗。也見到南丁

格爾的白色大理石的雕像,永遠展現那慈悲的雙眼。   

 

        地面的大堂,自然是金碧輝煌的彩繪玻璃與屋頂,及各個名人或宗

教人物的大理石雕像,右側長廊的威靈頓公爵紀念碑,更是集雄偉、莊

嚴、華麗於此巨碑,可見英雄真是不寂寞的。中殿有倫敦所有教堂最高

的穹頂,也可從西邊的階梯爬上頂端,姚望倫敦的市景。

 

      大教堂西邊大門的右側,有一座頗高大的大理石雕像,他是一七0

三年出生的美以美教派 < 基督教的一支 > 創始者 John Wesley

< Father of Methodism >他正炯炯有神的俯視著向他瞻仰的凡夫俗子。

 

      他的前面有一巨大的盆栽,掛滿了數百張的白色小紙條,用各種不

同的文字,向上蒼作各種不同的祈求,而最多祈求的是父母的健康與平

安,可見世間還是有很多的孝子。有一用英文書寫的紙條最讓我印象深

刻:請讓我遠離吸煙及嗑藥 < smoking and drugs >

 

 

                      X         


 

           溫莎堡 < Windsor Castle >

 

 

      溫莎堡也是我們這次遊覽的一個景點,這個離倫敦約有卅分鐘火車

路程的古堡< 湏換一次車 >,約一千年前也只是一個在山坡上的防禦性

古堡,後來經歷代君王的擴建與整修,如今已是成為一座巨大的皇宮古

堡,現時的女王,於周末偶而還會在此度假。

 

      這個古堡己成為觀光聖地,附近也有很多的商店,而火車站內更成

為餐飲中心,其實這火車站是專為這古堡而設,所以也是終點站,滿街

人潮洶湧,已儼然成為一個熱鬧的小城。

 

        這座皇宮古堡有部份是開放的,裏面保留了數百年來的古物與珍品

,有滑鐵盧廳、國王宴客廳、古代武器展示廳、騎士廳、國王與王妃

的寢室與起居室等等,均可用畫棟雕樑與金壁輝煌來形容。不論是屋

頂的圖案或牆壁上所掛的人像,都是藝術的精華,不愧是皇家的氣派。

 

      國王宴客廳的雄偉精緻,武器廳內各種長短槍及刀劍的精巧排列,

處處都是藝術;滑鐵盧廳更是值得一提,銳氣英發之威靈頓公爵的畫像

,高高的掛在入口大門對面的壁上,正威武的注視著每位來訪的賓客,

牆壁的四周,掛滿了當年參與此役之英勇將軍們的畫像,此情此景,正

可想像當年的唐太宗,為開國元勳掛畫的凌煙閣。可是對法國人來說,

卻可能是一個傷心的殿堂。

 

      但此行使我感受最深的並不是這些皇宮內的藝術品與珍藏,而是位

於前面皇家教堂內,一座白色的大理石雕像群,這座雕像群在大門入口

的左側最前端,以鐵欄杆圍著。

 

      中間是一位女神,旁邊各有一位女天使,左邊的女天使還抱著一位

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而女神面前躺著一位用白布覆蓋的少女,旁邊有三、

四位使女,撲倒在地而環繞這位少女的周圍,這整座的雕像群均以白色

的大理石雕刻而成。

 

      這位平躺的少女是一位公主,是十八世紀維多利亞女王的堂姐,在

此世紀初,於生產第一胎時,母子均歿於難產,旁邊俯地的使女們正哀

傷痛哭,而女神與兩位女天使帶著那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默默的注視著

這悲傷的場景。

 

      這場景真使我震撼,當時教堂內正有一隊唱聖歌的少女,在那些少

女們的歌聲中,彷彿隱約挾著那些使女們的哭泣聲!如果這位公主沒有

發生這種不幸,也就沒有後來的維多利亞女王,真是命運弄人,徒使遺

恨留人間 !


 

                                   

 

             國家美術館 < National Gallery >


 

      倫敦這座國家美術館,蒐藏著二千三百多幅著名的畫作,從文藝復

興早期到印象派興起 < 1250-1900 >,為全球最佳典藏寶庫之一,在此可

找到不少歐洲各畫派大師的傑作。

 

        對於畫作,我是沒有這方面的欣賞能力。只見每間的展覽室,均掛

滿了各名家的藝術佳作。我女兒說,在一般的美術館,一個展覽室內如

有一、二件成名的作品己是不易,但是在這個美術館,可以發現每間展

覽室均有好幾件成名的藝術品,或則好幾個大師的佳作同在一間展覽室

內展出,可以這麼說,目光所及,到處都是寶物。

 

      就在同一間展覽室內,我看到了三件梵谷的大作及四件高更的傑作

。梵谷這位一生潦倒貧困的畫家,是一位很努力也很喜愛作畫的作畫者,

世人皆知其一生只賣出一幅畫。

 

      一方面由於生活的困苦,另一方面可能由於健康的因素,就在他來

到這受苦的人間第卅七年的某一天,他拿著一把手槍,到他喜愛繪畫的

麥田舉槍自盡!也許他是在抱怨上天給他的命運,以及這廣大的社會對

他的不公!

 

      他最成名的作品之一「向日葵」,也就是西洋人所稱的「太陽花」

< Sunny flowers > 就在這裏展出,旁邊的說明是說,這些花的黃色色彩

代表了希望 < Hope > 和友誼 < Friendly >,但他生前並沒有獲得希望和

友誼,反而是一連串的失望和不太友善的對待。

 

      我想他特別渴望能得到他的希望與別人對他的友誼,所以他特別

喜愛黃色,因在這幅畫的左邊一幅名為「椅子」也是黃色,這幅粗獷

豪邁又有立體感且色彩鮮豔的椅子全是黃色。另外還有一幅「老婦人」

的畫作掛在向日葵的右邊,這些作品大都在一八八八年完成,也就是

在他自盡的前兩年。

 

      這位生前無人賞識且被受冷落的無名畫家,死後卻倍享佳譽與尊榮

,於一九五三年的百年誕辰,世界各國還為他舉行梵谷作品展覽會,也

是人生的一大諷刺。

 

      他的名聲已享譽百年,他的藝術作品己被收藏在這座偉大的藝術殿

堂,及各國的藝術館,他的這些作品應該己是無價,畢竟有價的東西,

終有一天會損毀或轉讓而消失。興旺百年的企業己是很少了,享譽百年

的家族更不多,何況如我們一般的凡人。

 

       而百年後的梵谷,其作品越來越受人喜愛,而且已在藝術殿堂內做

無價的收藏,永供後人觀賞。對於貧困一生的梵谷,如在天之靈有知,

也許是一種無上的安慰。

 

      我們也在這美術館地下室左側的咖啡廳,享用了一杯頗具美味的咖

啡,我想咖啡也許有靈,在這藝術殿堂的熏陶下,展現出最佳的風味。

 

 

                        X         


 

           泰德當代美術館 < Tate Modern >


 

      這座巨形的現代美術館,由一座舊的發電廠改建而成,其粗獷的外

形也頗符合「現代」這兩字。這美術館位於泰晤士河的南岸,與聖保羅

大教堂遙遙相對,由新建的千禧年步橋< Millennium Bridge >與對岸相通

,具有八十八座寬敞明亮的展覽廳,陳列收藏自全球的當代藝術品,為

廿世紀傑出藝術家之作。

 

      如果有人問我關於現代的畫作與早期< 約一百年前 >的畫作有何不

同?如果是這樣的回答?看得懂的是早期的作品,看不懂的現代的作品,

我想大概不會錯的。當然如上古的作品也是不容易了解,但一看就知非

近代的作品。

 

       這座現代美術館的作品,就與國家美術館內的大大的不同,以前的

作品大都很細膩,很寫實,有如寫真,如稍有一些變化的手法也很容易

看得懂,即使到了十九世紀末的印象派也一樣,一匹馬就是一匹馬,不

會變成一頭羊,畫男人就像男人,不會看成女人,而且色彩鮮豔,畫筆

清晰,構圖工整絕不含糊。

 

      但現代的畫作,就不是那麼容易欣賞出來,是景非景,是物非物,

是人非人,真到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達到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也惟有如此方能領悟這些現代畫的真諦!

 

      自廿世紀初以來,新創的野獸派、立體派、抽象派等等好幾種派別

,如果在一百多年前,很多這樣作畫的人可能會被當成瘋子,就像當年

梵谷的遭遇,視其作品為塗鴨!但今天很多這樣讓人難懂的作品,已被

認為是傑出的藝術品,而被放在收藏無價珍品的藝術殿堂,這世界變化

也真大!

 

      泰德當代美術館就是收藏了很多這種作品,而且不只展出的這些,

因為展出作品的更換特別頻繁,但我想這些作品還是須要一些時間的考

驗,至少也要百年吧!

 

      這次我很有幸的欣賞了大師畢卡索的兩幅大作,以他的盛名及功力

,我想這兩幅畫應該已是無價的珍品。

 

    第一幅的標題是「山羊頭顱、酒瓶與蠟燭」< Goat's skullBottle and

Candle >,畫於一九五二年,解說中說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因為山

羊的頭顱和蠟燭是代表死亡後的殘留,他是以幾何圖形畫成有立體感的

畫作,畢卡索也是屬於立體派的畫家,以外行的我,留意一下也就稍懂

了這巨作的含義,畫中又有一支酒瓶,我覺得好像是象徵著死亡後滄涼

的意味。

 

      另一幅題為「哭泣的女人」< Weeping woman >,作於一九三七年,

解說是言畫於西班牙內戰期間,也是以幾何圖形畫出,有立體感的一位

很悲傷的老婦人在哭泣,可能是在內戰中遭逢家變的寫照,一幅很令人

感傷的畫面。畢卡索本是西班牙裔的法國籍畫家,對自己故鄉的悲境,

應該有更深的感受。

 

      另外在畢加索的大作旁,看到一幅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此人的畫

作能與大師同列,應該也是大師級的畫家,其名為Francis Picabia

<1879-1953 >,也是法國人,雖然早畢卡索出生只有兩年,但卻比畢卡索

早走了十八年,當然畢卡索是很長壽的,他享年九十二歲。我曾注意到很

多畫家都是長壽的,雖然梵谷和高更合起來也只有畢卡索的歲數。

 

      這幅畫的題名為「醫生」< Doctor >,為半身像,也許是職業的關係

,我對這一幅畫特別感興趣。

 

      他是以醫生的聽筒為主題,以同樣大小的三個圓圈,代表一個接觸

病人及兩個插入醫生兩邊耳朵三個接觸點,接觸病人的那個圓圈在上,

下面畫著一條短線,然後接一條兩邊等長的橫線,這橫線的兩端各畫一

垂直長線,再各畫一個圓圈在此線端,這兩圓圈即成為接醫生耳朵的插頭

,三個圓圈一樣大,這就代表了醫生的聽筒,成為倒掛又滑稽的聽筒。臉

部的雙眼各以一具如此的聽筒來展示,而上半身則掛滿了同模樣的聽筒。

 

      這個醫生的畫面,使人覺得有痴呆 、 迷糊與空洞的感覺,可能是

在暗示什麼?是嘲笑呢?或是其他意思?但我想應該不是對醫生的讚美吧!           

 

                           X            

 

 

                 攝政公園< Regent’s Park >


 

      倫敦的公園真不少,但最有名氣且最大的有三個,面積也差不多一

樣大,即海德公園、肯辛頓花圍 < Kensington Gardens > 及攝政公園

< Regent’s Park >其中海德公園是舉世聞名,但我們這次要參觀的

卻是攝政公園。

 

      此公園在著名的杜莎夫人蠟像館 < Madame Tussaud’s > 的後面一

條街道上,面積遼闊,內有動物園、一所學院、一大片的網球場、還

有最受歡迎的瑪莉皇后花園 < Queen Mary’s Gardens >

 

      此花園在整座公園中央的內環區,呈一個大圓形,成立於一九三五

年,是以現代伊麗莎白女王的祖母Queen Mary 而命名。

 

      走進大門,即見以各種顏色的玫瑰構成的花床呈現在眼前,真是

美麗壯觀,再過去就是一大片的綠地,被各種高大的樹木包圍著,此處

花床之多、之大,以為這就是全部,那就錯了 !

 

      往右側的小路向前走,更多的玫瑰,以各種不同的顏色,在這小道

路邊的兩旁,鋪成非常艷麗的花床,左側有一條小河,數株高大的柳樹

佇立在小河邊,其下垂的柳枝隨著微風而飄蕩,三、兩小舟閒置於小河

邊,真有我們江南的風味;而爬滿玫瑰的庭台更增添了這美麗的景色。

 

      六、七月正是玫瑰花開的季節,不但品種繁多,顏色也各異,有一

種純白的玫瑰,取名為< 冰淇淋 >也是一絕。

 

      我們有幸觀賞了這有生以來最大且正值盛開的玫瑰花花園,也是此

行的另一個美好的回憶。這公園內還有露天劇場 < Open air     theatre >

在夏季上演各式的莎士比亞戲劇,在夏季的天色,到了晚上十點才逐漸

昏暗下來,因此聽說演完了戲劇後,天色還不太暗呢!

             

 

                         X         

 

 

                   女神橋

 

 

    「女神橋」是我暫時給這座陸橋的命名,因為我不知道這座橋的名字。

 

      在離聖保羅大教堂不遠處的一條街 Holborn Viaduct 上,有一座很特

殊的橋,約三‧四十公尺長,十五公尺寬,是以大石塊為基座,紅色的巨

大弧形鋼架為支架的一座十九世紀陸橋。另外橋的兩邊有三座巨大的牌樓

,設有台階通道,可與底下的道路相通。

 

      此橋的兩側,各有兩座同樣高大且臉向路面而相對的女神,不只表情

與姿態各異,其所表達的意義也各有不同。

 

      南面的一座,下面的標題是「Commerce<  商業  >,只見這尊女神,

面帶笑容,雙前臂半舉,兩手心向上,呈歡迎狀;另一座是「Agriculture

農業  >,右手持鐮刀,左手握一束小麥;北側一座為「Fine Art

< 優美的藝術 >,此女神左邊有一座小石雕像;另一座題為「Science

<  科學  >,右手舉著一具科學儀器,左手摸著一顆不小且立於的地面的

地球。

 

      更外側的兩端,各有一座面對面的小獅子,都長著雙翅膀,前面的一

腳踏著一小地球< 忘了是那一腳,應該是右腳吧!>,作展翅欲飛狀。

 

      十九世紀正是英國人的世紀,也是英國人自誇為「日不落國」的年

代,事實也是如此,因為舉世都有她們的殖民地,每天不管是日與夜,

其大英帝國的米字旗,都能永遠的飄揚在大太陽底下。

 

      在此可由這四隻展翅欲飛的小獅子,一腳踏在地球上,看到她們自

傲與信心,但是她們有何本領,可以如此自傲,如此有信心?我想從這

四座女神的雕像就可達到答案。

 

      因為她們提倡商業,商業這個英文字和貿易同義,因此提倡商業也

就是提倡貿易,當然也包括國際貿易,在清朝乾隆年間,英國也曾派使

臣到中國要求通商,只是被我們這位高傲的乾隆皇帝所拒,而其後的影

響也就明顯分辨出來 !

 

      振興農業,自古以來,農業即為立國之本,農業不興,民腹不飽,

國將安在,是膚淺的道理;研究科學,一切的工業主要以科學為基礎,

沒有一流的科學當然就沒有一流的工業;最後又有優美藝術涵養的國民

,不管是遠在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紀,即使是現代的廿一世紀,這樣的

國家,怎不展翅高飛,傲視全球!

 

 

                        X         

 

 

                泰晤士河

 

       

      走路是我的專長,在家居的時候,每天都會固定走一段的路程,而

出國旅遊也是一樣,雖然每天行程緊迫,但在旅館中,每天早晨我也一

定早一小時起床,到旅館的附近走一圈,因此我自忖每次出國,每天都

比別人多一個小時的觀光。  

 

      這次在我女兒家也是一樣,除了第一天的前一晚,從巴黎乘坐「歐

洲之星」穿過海底隧道到倫敦,比較疲倦之故,其餘六天的早晨,都在

附近繞了一圈。

 

      聖保羅大教堂離我住的地方並不遠,步行約廿分鐘。再從聖保羅大

教堂的南邊大門(正在整修),越過繁忙的道路,是一條頗寬的人行道,

左邊的建築物就是救世軍  < Salvation Army >的國際總部,沿著向下的階

梯向前走即是泰晤士河北岸,再越過新建的千禧年步橋

< Millennium Bridge > 到達泰晤士河南岸,那座龐然大物的舊建築就在眼

前,此建築即是泰德現代美術館 < Tate Modern >

 

      從住家到此只須半小時,所以來回走一趟約須一小時,我也走了

五、六次。千禧年步橋兩側相隔不遠的兩座大橋我也走過,只多須半個

小時。這座現代美術館的左側不遠處,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白色劇場,相

傳當年莎士比亞常在此處演出。  

 

      離開倫敦那天的早晨,我又走到了泰晤士河的北岸,在千禧年步橋

前的右側座椅上坐了半小時,欣賞那滾滾且帶有泥土顏色的濁水向東流。

 

      這條舉世聞名的泰晤士河就在眼前,在這永恆的晨曦中,她默默的,

匆匆的,載走了多少人的青春!多少人的愛情!多少人的夢想!但她卻孕

育了這千年的古城,這千年的文明,就像塞納河孕育了藝術的巴黎,萊因

河孕育了優秀的日耳曼民族!                       

 

                                    

 

 

      這次的旅遊,我們也參觀了英國最大的百貨公司-阿洛斯百貨公司、

杜莎夫人蠟像館及海德公園,於海德公園內並感受了城市遊客在湖邊嬉

戲的氣氛,彌補了上次過門而不入的遺憾。

 

      倫敦,這座歷史悠久又美麗的古城,莎翁的另一個故鄉,

但願有一天,再見倫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方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